猝不及防的一场疫情搅乱了十几亿国人按部就班的生活节奏,原本热闹祥和的春节也笼罩在一团迷雾里。
我们感动于医护人员的逆行,感动于火神山、雷神山现场数万工人不舍昼夜的“中国速度”,感动于为维持城市正常运转始终坚守在各自岗位上的人们,感动于那一个个普通人倾已之力以赴的“英雄故事”。正是这一个个平凡人书写的故事,像是迷雾里的光,驱散了我们面前的阴霾。而来自新航道锦秋学院的王莹老师正是这无数平凡英雄故事的主人公之一。
疫情之下,她是锦秋学院的一名数学教师,更是国家新冠疫情建模分析应急响应小组的一名“战士”,今天我们就来为大家讲述她的故事。本组报道为“新航道线上教学精彩故事”系列的第十篇。
王 莹
牛津大学数学科学硕士,留学期间多次参与建模科研项目,组织商业论坛等。2016年开始进行在线一对一IG,A-Level考前辅导,英国初高中面试能力辅导。2019年加入新航道,主要负责A-Level数学教学。
数学教学中,一直本着“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的理念,让学生不局限于现阶段的知识,而是建立全面的数学思维。在启发性教学中,调动学生积极探索的兴趣,增加课堂参与度,激发学生求知欲,让学生做课堂的主人。
被国家选派,数据战“疫”在幕后
细心的读者可能注意到钟南山院士近期在接受采访中频繁的提到一个词:数学模型。基于数学模型下对疫情的判断。而王莹老师在此期间的工作正是数学建模。
毕业于牛津大学数学科学专业的她,是新航道锦秋A-Level一位普通的A-Level数学教师。受疫情的影响,她也笑称自己已从一位线下授课教师完成了到“十八线女主播”的身份切换。
然而,坐在电脑前专心听她讲课的学员们可能不知道,这位被他们无限仰慕的学霸老师此刻还有另外一重“身份”——国家2019-nCoV疫情建模分析应急响应小组的成员。
在这个特殊时刻,她就是奋斗在教育和科研的平凡英雄。
疫情应急小组的主要工作是通过国家下放的一些数据,包括公开及非公开的一些数据,运用专业知识进行数学建模,分析相关数据,预测疫情发展,为有关部门分析、决策、评价、预报和控制提供一定的基础理论支持。比如,大家最近比较关注的复工日期,国家调整的依据就是通过模型预测,多方评估得出的一个结论。
疫情变化迫在眉睫,王莹老师大年初二早上便接到组织通知,被告知其已经被选派为国家疫情应急小组的成员之一,应急小组当天便做出了详细的工作安排及分工。
接到任务的王莹,百感交集,顿感身上责任重大。“我从小的志愿就是学数学,但是数学是一门离生活相对远一些的科目,对于一个普通人而言,可能这辈子都不一定会用到一次大数据的处理。在全国抗击疫情的关键时刻,我有幸能参与到这场战'疫'中,能为国家和人民尽微薄之力,我感到无比光荣。”她语气坚定地告诉我们。
牛津大学宏伟建筑
在牛津大学攻读数学科学专业时,她的主攻研究方向便是传染病领域,即用数学建模的方式去预测或评估某一次传染病发病的过程,以及应对措施的有效性。王老师留学期间多次参与建模科研项目,毕业回国之后,则加入到山东高校的相关研究小组,继续展开建模工作。而这次有机会加入疫情应急小组中,也是因为此前在本专业方向持之以恒的努力和积累,真正的学有所用。
与时间赛跑,责任感驱使我前进
对于教育培训机构的老师而言,寒暑假一定是个“大考”,王老师也不例外,每天授课8小时成常态。何况寒假叠加疫情期应急小组的工作,加班加点便成了家常便饭。
我们常听到“我们是在与时间赛跑”的声音,而此时,时间对于王老师也像是海绵里的水。一边是锦秋学院线下转线上备课、磨课、授课、批改作业,样样不能落下,因为课程都是提前排好的,“总不能让学生等一等、拖一拖吧”。另一边她还要赶着deadline收集数据、改代码、调整模型,很多时候不知不觉一抬头看时间,就到凌晨三、四点钟了。而因为疫情严峻,疫情应急小组每个成员几乎都是24小时随时待命。
“累吗?”
“累。但我觉得非常充实!”
“这也更加坚定了我在数学、公共卫生传染病领域继续深入研究的决心,我会继续把科研做下去,也会继续投身到热爱的教育事业中,实现自己最初的梦想,成为一个教育和科研行业的躬行者。”
王老师话不多,但是每次斩钉截铁的回复,都让我们对眼前这位平素低调的同事有了更多钦佩和感动。
梦想发芽,在锦秋开启职业生涯新航道
可能很多同事并不知道,王老师跟新航道颇有渊源。出国求学之前,她在新航道学习了雅思课程。研究生毕业回国后,她在生日那天再次回到新航道,成功完成了新航道学员到新航道锦秋学院老师的角色转换。当年新航道的学子,如今的教学担当,与新航道有着这样特别缘分的老师还真是不少呢。
也正是这样的机缘,王莹加入新航道没多久,便快速适应并融入了锦秋教学团队,并对A-Level教学投入了极大的工作热情。
“我的本科是在曼彻斯特大学读的数学统计专业,研究生在牛津大学学习数学科学专业,留学期间多次参与数学建模科研项目。我从小热爱数学,也热爱分享,我希望能在学生心中播下数学的种子,感受数学生根发芽的无限魅力!”提起她的本职工作,王老师的眼神都亮了。
响应号召线上开课,全力战“疫”不止步
面对疫情的持续发展,新航道响应国家号召,暂停线下培训课程,利用线上教学平台为学生在线授课,保证“停课不停学”。
王老师在接到学校线下转线上教学的工作要求之前,就已经启动了部分疫情预测工作。基于对疫情未来发展的预判,她对学校线上教学的调整也非常支持和认同。
线上授课软件的适应和课件的准备工作都必须马上进行,如何针对线上教学的特点进行课件的设计和调整,这成了摆在王老师面前一个比较大的挑战。
因为数学是一个相对理论化的科目,数学老师在线下授课时,大多采用板书的形式,把整个知识点包括推导过程,进行书面化的讲解。尤其是解题的过程,老师通常会希望师生间能有一个互动,比方说在纸上或者是在黑板上进行解题思路的分析。
开展线上授课之后,线上手写板跟线下板书还是有一定的区别。所以,王老师不得不花费大量时间进行PPT的准备。
王老师说:“最开始的PPT设计中,我希望更多地展示理论知识,但在实际授课中发现,把练习题像线下一样单独拿出来的话,学生的学习效果并不好。所以在后期的课件中,我在理论知识中增加了练习量,来检测学生的掌握情况。”
就这样,为了不影响学生的多重体验,又能增加课堂互动性,加强学生对各个知识点的巩固能力,锦秋A-Level教研组的老师们反反复复对课件进行打磨,不断调整、优化,直到最终真实教学的时候能达到一个比较好的教学效果。
从春节后复课到现在也将近二十天了,锦秋老师们不断打磨出一套适合线上教学的课件,也对线上教学平台各种扩展功能驾轻就熟。小奖杯即时奖励、随机抽答、色彩丰富的画笔功能……线上课堂也在老师们的领导下变得生动有趣,极大提升了课堂互动性和学员听讲效果,真正实现了“给学生一个接近线下课堂”的教学服务承诺,受到了学员们一致的认可。
虽然暂时不能线下授课,但是对知识的渴望和追求,却将师生们紧密相连,相信不一样的学习方式,会打开同样精彩的世界。
王莹老师寄语
所谓幸福,就是上热爱的课,见想见的你!
跟大家一样,疫情过后,我想摘下口罩,个冲出去拥抱外面暖暖的太阳,也想去吃一顿热热闹闹的大餐,更想见见回国后一直没有来得及相聚的朋友,去校区拥抱最可爱的你们,上我最热爱的数学课!
但是,这场战“疫”还没有结束。
我想跟大家说,居家隔离是对传染病非常非常好的隔绝措施,也是我们普通人对控制疫情做出的最最的贡献。疫情面前,自觉居家,便是守护。
但是,没有一个冬天不可逾越,没有一个春天不会来临。等疫情结束了,待到春暖花开时,我们约好再出发,一起看那春花烂漫,给彼此一个深深的拥抱,饮茶闲谈,把酒言欢!